山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政治学原理》课程实施细则

网课

一、课程基本说明
1、课程概述:
《政治学原理》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学
期课,课内学时为 72 学时,4 学分。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科学生及其他专业选修本课程的学
生。
《政治学原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理论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
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的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对于政治及其发
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和具体形态的一般的、简单的描述和陈述。
它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最高
层次的思辩。同时,政治学原理是力图阐明一切政治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共相,而不是对于现
实千差万别的政治现象的分别分析。《政治学原理》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
基础,是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
门骨干基础课。
2、 课程目的:
《政治学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1)政治操作原理;(2)政治分析原理。政治操
作原理有一部分涉及实际的经验,属于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涉及制度安排。
本课程重点是在政治分析原理方面,目的在于使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明白如何认识和分析政治生
活,进而掌握政治操作的一般原理。
3、 课程受益估计: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
(1)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3)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4、相关课程
2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骨干基础课,政治学原理是界定政治与行政之界限、明确二者关系的
基础,它与管理类课程、政策类课程和政治制度类课程,特别是公务员制度类课程具有密切的
关系,它是学生掌握行政学专业知识的第一道门槛。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与教学要求
1、 教材的主要内容
《政治学原理》教材由十一章内容组成:
章 节 内 容
导 论 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2、主要的知识点及其教学要求
导 论: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
2、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3、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知识
了 解:政治带给人们的
思考、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政治
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制度建设是
最大的政治
理 解:关于政治学原理
3
4、制度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5、关于政治学原理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的含义
2、中国传统政治观
3、西方诸种政治观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5、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6、政治学的学科性质
7、政治学的学科定位
8、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9、政治研究的途径
10、政治研究的方法
了 解:政治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
理 解:中国传统政治
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
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
径、政治研究的方法;
掌 握:政治的含义、马
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
特点
3、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4、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5、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6、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
限性
了 解:中国政治研究的
历史过程、西方政治学发展进程;
理 解:行为主义革命及
其影响,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掌 握:中国传统政治研
究的基本特点、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
点、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4
7、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第三章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

2、“公权”与“私权”划分
的意义
3、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
的界定
4、权力和政治权力
5、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6、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

7、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8、权利及权利观念的变迁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
本内容
10、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了 解:“公权”与“私
权”划分的意义、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
理 解:公共权力与公民
权利的关系、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
式;
掌 握:权力和政治权
力、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公共权力
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权利及权利观
念的变迁、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
内容、政治权利的保障机制。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国家”的不同含义
2、“政府”概念的不同理解
3、宪法与国家组织原则
4、国家的组织机构
5、国家权力关系及结构形式
了 解:国家的组织机
构;
理 解:宪法与国家组织
原则、国家的类型、政府的构成、政府
职能;
掌 握:“国家”的不同
含义、“政府”概念的不同理解、国家
权力关系及结构形式、政府形式及政府
5
6、国家的类型
7、政府的构成
8、政府的职能
9、政府形式及政府制度
制度。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

2、政党与社团在政治体系中
的地位
3、政党及其历史演变
4、政党的类型
5、政党的基本功能
6、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7、社团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8、社团组织的类型
9、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了 解:政党与社团在政
治体系中的地位、政党的历史演变、社
团组织的类型;
理 解:国家与社会:政
府与非政府、政党的类型、社团组织的
性质和特点、政治社团的作用及其方式;
掌 握:政党的定义、政
党的基本功能、政党制度及政党政治。
第六章 政治秩序与治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秩序的含义
2、良好社会的标志和条件
3、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4、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5、政治合法性危机与政治革
理 解:良好社会的标
志和条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合
法性危机与政治革命、“善治”的精神;
掌 握:政治秩序的含
义、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实现政治合法
性的途径、治理的含义、治理模式的变
化:从统治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6

6、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7、 “治理”的含义
8、“善治”的精神
9、治理模式的变化:从统治
模式向善治模式的转变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参与的含义
2、政治参与的特征
3、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4、政治参与的作用
5、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6、选举的基本原则
7、选举的一般程序
8、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9、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

10、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11、社会监督的功能
理 解:政治参与的主要
方式、政治参与的作用、选举的一般程
序、选举的意义和作用、社会监督的功
能;
掌 握:政治参与的含
义、政治参与的特征、选举与选举制度
的概念、选举的基本原则、监督、政治
监督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
径。
第八章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文化与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构成
了 解:文化的概念;
理 解:政治文化的构
成、政治文化的类型、政治文化的作用
7
3、政治文化的类型
4、政治文化的作用和功能
5、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
6、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

7、主要政治意识形态
8、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9、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和功能、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和分布、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掌 握:政治文化的含
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主要政治意
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第九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政治发展的含义
2、政治发展的方式
3、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4、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

5、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
6、政治文明的含义
7、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
8、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基
本路径
9、全球化的内涵
10、全球化的动力
11、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了 解:政治发展的方
式、全球化的动力;
理 解:政治发展的模式
和类型、现代化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因、
政治稳定与政治制度化、全球化对国家
政治的影响;
掌 握:政治发展的含
义、政治文明的含义、现代政治文明的
基本原则、宪政建设:政治文明的基本
路径、全球化的内涵。
第十章 民主与民主化
8
知识点: 教学要求:
1、民主的含义
2、民主观念的变革
3、现代民主理论模式
4、民主的价值
5、民主可能的缺陷
6、民主应有的限度
7、民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8、民主化的含义
9、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10、民主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
了 解:民主可能的缺
陷、民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民主和平
转变的一般条件;
理 解:民主观念的变
革、民主应有的限度、民主化的三次浪
潮;
掌 握:民主的含义、民
主的价值、现代民主理论模式、民主化
的含义。
三、 教学(学习)建议
1、教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基于前述课程性质、目的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
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2)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学习政治分析原理,培养学
生的政治分析能力。
(3)要处理好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三者的关系,善于把政治操作原理
与政治分析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4)在引导学生学好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切实注意指导学生紧密关注政治实践,并
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政治现象进行分析。
2、教学(学习)方法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应兼顾两个方面,即课程知识的系统讲授
(学习)和学生政治分析能力的塑造。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
9
系统、全面地学习教材内容。地方电大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聘请专业教师进行必要的面授
辅导。
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必须根据考核说明的考核要求,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内容进行
辅导,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在讲授过程中不应只单纯地讲授基本理论,还应
该联系实际政治现象并运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四、教学媒体说明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给学生以理
论指导,要引导学生把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同政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传授知
识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学以致用。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
地把握政治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我国以及国外的某些政治问题有所了
解,从而提高议政、参政和执政的能力。
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我们采用多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根据课程不
同内容,运用不同媒体诠释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根据远距离成人教育的要求和本课程的
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及承受力,本课程教学(学习)媒体以文字教材为主,以音像教材
及其他媒体为辅。
1、文字教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燕继荣教授主编的《政治学原理》一书是本门课程的主教
材,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教材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基本教学信息,指导学生自学。它系统地体现了本课程教学大纲
的具体教学内容。是组织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为了配合学生自学复习,本课程还提供了《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该指导书对本门
课程的自学复习方法、内容提要、重点与难点、各章的复习题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可以有效
地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复习。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是 29 学时的录像课,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燕继荣教授主讲,并由中央广播
电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音像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为辅导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思路,帮助同学
理清学习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把各章节的内部关系进行有机的整合。
3、IP 课件
IP 课件共制作 11 讲,作为录像教材的重要补充。IP 课件的主要内容是讲授教材中的难点、
学科的最新发展理论以及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的讲解,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IP 课件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燕继荣教授等主讲,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
10
4、其他教学手段
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电子信箱、电话和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此外,还将定期在网上发布有关教学信息,通过直播课堂、视频直播、网上实时讨论、讨
论板、留言板、电子邮件讲解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作比
较系统的教学辅导,包括分析重点难点、网上自测等。由于网络手段的快捷和交互功能,因此
网上教学指导是本课程采用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5、 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 学 媒

主 要 内 容 主 要
作 用
时 间 安

文 字 教

系统介绍全
部教学内容
系 统
传授知识
共 16 周,
自学为主
录 像 教

重点阐述,必
要补充
重 点
讲授
共 29 学
时,学习时间
灵活安排
网 上
辅 导
课程说明、教
师简介、教学大
纲、实施方案、教
学辅导、平时作业

加 强
师生沟通
灵活安排
IP 课

教材各章难
点、学科的最新发
展、突发性政治事
件的讲解
难 点
讲授、拓宽
知识面
灵活安排

五、教学过程的组织、监督与管理
1、学习指南:由国开学习网开展网上教学、地方电大面授辅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
和媒体手段的使用;
2、面授辅导: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各地方电大及其教学点应适当安排面授
辅导,由辅导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面授辅导的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可掌握在 29 学时左右。既可以分次进行,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方式及时间由各
教学点自行确定。
11
从事本课程辅导工作的教师应当具有管理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
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水平,在电大系统、普通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3、函授辅导: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电大将为学生提供
相应的函授辅导(文字辅导)。国家开放大学教师将撰写一些辅导文章、自我练习与测试题以
及期末复习指导等。其中,本课程的期末复习指导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编制下发。
4、网上辅导:国家开放大学教师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生提供本课程的网上辅导。各
试点地方电大教师亦应提供相应的网上辅导。在国开学习网教学网页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本
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辅导等教学信息,还可以开展网上练习与测试,
或者通过 BBS(讨论板)、E-mail(电子信箱)向教师提问,教师将及时予以答复。
5、电话与双向视频答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除利用前述 BBS、E-mail
向教师提问外,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国家开放大学或各试点地方电大教师提问,教师将即时解答。
国家开放大学教师的答疑电话是:(010)66490551、66490552。山东电大教师的答疑电话:
0531-82626670。
6、电视直播课堂:国家开放大学将安排二次电视直播教学,第一次是学习方法指导,
第二次是期末复习指导。学生可根据国家开放大学下发的有关时间安排表自行收看,也可在各
试点地方电大的组织下集体收看。
7、VBI:在没有上网条件的地方,各试点地方电大可利用 VBI 技术,将本课程的有关教
学信息随时接收下来提供给学生。VBI 的主要内容将与网络教学内容平行发送。
8、平时作业:本课程将安排四次以上的平时作业。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安排两次,各地
方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适当安排两次以上。国家开放大学安排的平时作业将通过函授或网络渠道
布置。
学生应当按照要求完成平时作业。对平时作业的批改及成绩评定工作由各地方电大教师负
责,国家开放大学教师进行抽查。
平时作业的成绩按百分制记载。未完成作业者,记为 0 分。
9、考核:本课程期末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以文字主教材为主要依据;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作业考核与课程结业考试共同组成。
四次平时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按 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未完成 50%以上作业者和
无平时作业成绩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课程结业考试实行闭卷考试,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组织命题。卷面成绩按 80%的比例折算
计入课程总成绩。试卷采用百分制,试题类型将与平时作业题相同。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平时作业的折算成绩与卷面折算成绩之和满 60 分者视为达到本课程考核及格标准,可取得
本课程的学分。
12
10、巡教、巡考: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将对地方电大的教学(学
习)及考试工作进行巡查,以了解教学(学习)与考试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六、考核说明
A、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
  2. 启用时间
  3. 年秋季学期。
  4. 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等

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确立基本的政治思维和具有基本的政治分析能力。

  1. 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依据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政治学原理》(王浦

劬主编、燕继荣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第 1 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
是课程考核命题的基本依据。

  1.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两者的比例分别为 30%和

70%。形成性考核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布置,共安排五次,五次成绩平均分的 30%计入课程总成绩。
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方式,未完成形成性考核者,不得参加课程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试卷亦按
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 70%记入总成绩。课程综合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
相应学分。
B、形成性考核相关要求

  1. 考核目的
    13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
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1. 考核手段
    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2. 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形式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

序次 章节 形式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权重
1 第 1-4 章 案例分析 第 3 周 第 10 周末 20%
2 第 5-8 章 专题讨论 第 6 周 第 12 周末 20%
3 第 1-10 章 读书笔记 第 9 周 第 14 周末 15%
4 第 1-10 章 综合测验 第 12 周 第 16 周末 15%
5 第 1-10 章 撰写学习行为 第 3 周 第 16 周末 30%
C、终结性考试相关要求
(一)相关要求

  1. 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1. 命题原则
      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导论、第 1——第 10 章,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第三,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 90%以上章节。
第四,试题难度适中。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
14
易占 30%,适中占 50%,较难占 20%。

  1. 考试手段
    纸笔考试。
  2. 考试方式
    闭卷
  3. 考试时限
  4. 分钟。

(二)终结性考试题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下面给每种题型列举 1-2 道样题,以
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和 三大结构。
2、……..
答案:1、意识形态 2、……..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 法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2、(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 布坎南 B 哈耶克 C 罗尔斯 D 诺齐克
3、……..
答案:1、ACD 2、A 3、……..
15
三、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18 分)
1、政治:
2……..
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
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
四、简答题(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2……..
答:1、(1)权威性;(2 分)
(2)支配性;(3 分)
(3)强制性;(3 分)
(4)扩张性;(2 分)
(5)排他性。(2 分)
2、……..
五、论述题
试述国家构建的人民主权原则。
要点提示:
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
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
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
16
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
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
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