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森林培育课程考核说明

网课

学生类别: 专科
适用专业: 林业技术
启用时间: 2020 年秋季学期
主持教师: 李广德
编写日期: 2020-9-15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管理部门
2
森林培育课程考核说明(网络课程)
一、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
  2. 启用时间
  3. 年秋季学期。
  4.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森林培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

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与更新等森林培育主要过程和环节的关键技术,并能对相关实
践活动开展有效指导。

  1. 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森林培育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森林培育网

络课程制定的。本考核说明是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1.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百分百形成性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话题讨

论,二是实验实习,三是综合测评。
课程计分方法:课程总成绩=话题讨论成绩+实验实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
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计,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考核方式相关信息以国家开放大学当学期发布的考试安排文件为准。
二、形成性考核任务
1.话题讨论:辅导教师从每章的讨论主题中选择一个,组织学生按要求完成。
2.实验实习:辅导教师分别从“第 1 和 2 章”“第 3 和 4 章”各选择一个,组织学
生按要求完成。
3.综合测评:在测评开启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森林培育网络课程形成性考核分配表
序号 建议学习周 章名称
形成性考核项及占比
话题讨论 实验实习 综合测评
1 1~4 周 第一章 种子生产 3 选 1(8%)
13 选 1 (20%)
综合测评
(20%)
时长:单次测
试最长为 60
分钟
2 5~8 周 第二章 苗木培育 3 选 1(8%)
3 9~13 周 第三章 森林营造 3 选 1(8%)
7 选 1 (20%)
4 14~16 周 第四章 森林抚育 3 选 1(8%)
3
5 17~18 周 第五章 森林主伐与更新 3 选 1(8%)
三、形成性考核要求
1.话题讨论
(1)辅导教师从每章的讨论主题中选择一个,组织学生按要求完成。(辅导教师
在征得主持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可自行设定每章的讨论主题)
(2)辅导教师对学生话题讨论情况进行评分。
(3)话题讨论必须通过网络课程完成。
2.实验实习
(1)辅导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协助学生完成实验实习内容选择。
(2)实验实习学生可单独完成,也可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共同完成的数据可
以共享但实验实习报告不能雷同,每位同学必须都提交一份。
(3)辅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完成及表现情况进行评分。
3.综合测试
(1)考核形式:线上考核,开卷。
(2)题型及分值:单向选择题(每题 3 分,24 题,共 72 分);判断题(每题 2 分,
14 题,共 28 分)。
(3)总分:100 分。
(4)占总成绩比例:20%。
(5)建议开启时间:第 18 周~第 20 周。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课程考核内容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
内容约占 80%,掌握的内容约占 15%,了解的内容约占 5%。
第一章 种子生产
教学内容
主题 1:母树林经营关键技术
1.1 母树林的林分选择
1.2 母树选择
1.3 母树林的疏伐改建
1.4 良种生产基地的任务及类型
1.5 母树林的概念及优点
主题 2:种子园经营技术
2.1 种子园的分类
2.2 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2.3 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技术
2.4 无性系种子园的管理技术
2.5 种子园的概念及优点
主题 3:采穗圃经营关键技术
4
3.1 采穗圃的建立
3.2 采穗圃的管理
3.3 采穗圃的概念及类型
主题 4:林木种实的采集
4.1 种实成熟的概念及类型
4.2 种实的脱落
4.3 采种期确定
4.4 采种方法
4.5 采种前的准备工作及采种注意事项
4.6 影响种实成熟的因素
主题 5:林木种实调制
5.1 种实调制概念
5.2 球果类的脱粒
5.3 干果类的脱粒
5.4 肉质果类的脱粒
5.5 净种、干燥与种粒分级
5.6 球果脱粒的室内干燥法
主题 6:林木种子贮藏、休眠与催芽
6.1 种子寿命
6.2 种子休眠的原因
6.3 林木种子贮藏方法
6.4 林木种子催芽方法
6.5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外因素
6.6 种子休眠的概念及类型
6.7 林木种子催芽的概念及意义
6.8 种子发芽过程及发芽条件
主题 7:林木种子的品质检验
7.1 种子品质及其检验
7.2 样品
7.3 样品的抽取
7.4 林木种子品质指标
7.5 种批
主题 8:林木结实理论基础
8.1 林木开花结实的习性
8.2 林木结实年龄
8.3 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8.4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子
8.5 林木种子区划及种子调拨
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花芽分化、大年、小年、林木结实周期性、间隔期、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园、种
源、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种实调制、种粒分级、播种品质、样品、初次样品、混合样
品、送检样品、测定样品、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种子生活力、种子休眠、强
迫休眠、生理休眠、催芽等的概念;种子成熟;种实的调制;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在因素和环境因
素;种实贮藏的方法;种子休眠原因和催芽方法。
掌握:林木结实;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经营技术;采种技术。
5
了解:良种繁育的途径;林木种子区区划及种子调拨;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第二章 苗木培育
教学内容
主题 1:苗圃土壤耕作与施肥
1.1 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 苗圃施肥的意义与肥料类型
1.3 苗圃轮作与连作
1.4 苗圃土壤耕作技术
1.5 苗圃施肥方法
1.6 露地育苗作业方式
1.7 苗圃轮作的方法
主题 2:播种苗培育
2.1 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要点
2.2 播种前准备工作
2.3 播种
2.4 育苗地管理
2.5 苗木密度与播种量
2.6 苗木类型
2.7 苗木年龄及表示法
主题 3: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3.1 营养繁殖的概念及特点
3.2 扦插及嫁接的概念及特点
3.3 扦插育苗种类及技术
3.4 扦插繁殖常用的促根措施
3.5 嫁接方法
3.6 嫁接育苗技术
3.7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
3.8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主题 4:组培苗培育
4.1 组织培养概念、特点、种类
4.2 组织培养的工序
4.3MS 培养基的配制
主题 5:移植苗培育关键技术
5.1 移植育苗的概念及目的
5.2 移植育苗技术
主题 6:容器育苗与温室育苗
6.1 容器育苗的特点
6.2 温室育苗的特点
6.3 容器育苗技术
6.4 塑料大棚温室育苗技术
6.5 工厂化育苗技术
主题 7:苗木质量调查、出圃、贮藏与包装运输
7.1 苗木质量评价
7.2 优良苗木应具备的条件
7.3 苗木调查
6
7.4 苗木出圃
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基肥、种肥、追肥、连作、轮作、扦插、嫁接、亲和力、组织培养、移植、地径等
的概念;育苗作业方式;播种苗的年生长特点;播种方法及其技术;扦插育苗种类及技术;移植育
苗技术;苗木质量评价及壮苗条件;容器育苗的优缺点及育苗技术。
掌握:土壤耕作与施肥技术;播种前准备工作;播种育苗地管理;扦插育苗的成活原理;移植
育苗的目的;温室育苗的优缺点及育苗技术。
了解:轮作和连作;苗木密度与播种量;苗木调查方法;苗木出圃、贮藏与包装运输;工厂化
育苗技术。 第三章 森林营造
教学内容
主题 1:森林营造概述
1.1 森林营造的概念
1.2 森林营造的目的
1.3 林分培育的评价指标
1.4 森林营造的基本技术措施
1.5 人工林的概念及种类
1.6 四旁植树
主题 2:造林地立地条件及种类
2.1 立地条件概念
2.2 造林地主导因子的确定
2.3 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与应用
2.4 造林地种类
主题 3:造林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
3.1 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
3.2 适地适树的概念和意义
3.3 适地适树的标准
3.4 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3.5 适地适树的途径
主题 4:造林密度和种植点配置
4.1 森林结构与密度的概念
4.2 密度的作用
4.3 影响密度的主要因素
4.4 种植点配置的概念和类型
4.5 林分密度确定原则
4.6 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4.7 人工林种植点行状配置类型
4.8 人工林种植点群状配置应用及方法
4.9 径流林业与基于水量平衡基础上的合理密度
主题 5:混交林培育
5.1 相关概念
5.2 纯林和混交林的适用条件
5.3 培育混交林的重要意义及其相对性
5.4 混交类型
7
5.5 混交林结构模式选定
5.6 混交树种的选择
5.7 混交方法
5.8 混交比例
5.9 混交林种间关系调节技术
5.10 混交树种选择的参照条件
5.11 常用混交树种
主题 6:造林地整地
6.1 造林整地的概念和作用
6.2 造林地清理的概念与目的
6.3 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方法
6.4 造林整地的方式方法
6.5 造林整地规格
6.6 整地时间和季节
6.7 不同地区全面整地方法的不同
6.8 常用除草剂的化学名称、特性及其使用方法
主题 7:造林方法
7.1 造林方法的概念及类型
7.2 播种造林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7.3 植苗造林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7.4 分殖造林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7.5 人工播种造林技术
7.6 植苗造林技术
7.7 分殖造林技术
7.8 爆破造林
7.9 飞机播种造林
主题 8: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
8.1 幼林抚育管理概念及特点
8.2 幼林地抚育
8.3 幼林林木抚育
8.4 幼林保护
8.5 幼林松土除草技术
主题 9:造林区划、造林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
9.1 造林区划
9.2 造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类型
9.3 造林调查设计
9.4 造林检查验收
9.5 工程造林
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森林营造、人工林、适地适树、森林结构、林分密度、降水资源环境容量、行状配
置、群状配置、森林树种组成、纯林、混交林、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
混交、随机混交、植生组混交、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幼林抚育管理、平茬、工程造林、
造林规划设计等的概念;森林营造目的与林种;造林地立地条件;适地适树;造林密度的作用;造
林密度确定的方法;树种组成的意义;混交林营造技术;造林地整地的意义;造林方法的特点;植
苗造林技术;幼树管理技术。
8
掌握:不同林种的造林树种选择;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不同林种的造林树种选择;影响造林密
度的主要因素;种植点的配置的概念和类型;树种间相互作用机制;造林地清理和整地技术;人工
幼林土壤管理。人工幼林保护;工程造林的概念和内容;造林规划设计;造林检查验收。
了解:造林区划;混农林业和人工林轮作;分殖造林技术;飞机播种造林技术。 第四章 森林抚育
教学内容
主题 1:森林抚育的概念及意义
1.1 森林抚育的概念
1.2 森林抚育的意义和作用
1.3 森林抚育的种类
主题 2:林地施肥与灌溉
2.1 林地施肥的必要性
2.2 人工林灌溉的意义
2.3 林地排水
2.4 林地施肥技术
2.5 林地灌溉技术
主题 3:抚育采伐
3.1 抚育采伐的概念
3.2 抚育采伐的目的和任务
3.3 森林自然稀疏
3.4 抚育采伐的种类
3.5 抚育采伐的技术
3.6 抚育采伐作业原则
主题 4:人工修枝
4.1 概念
4.2 人工修枝的目的
4.3 人工修枝的开始年龄、间隔期和修枝高度
4.4 人工修枝的季节
4.5 人工修枝的强度
4.6 人工修枝切口的愈合
4.7 摘芽
主题 5:低价值人工林改造
5.1 林分改造的主要对象
5.2 低价值人工林形成原因及改造方法
主题 6 :次生林经营
6.1 次生林概念及经营意义
6.2 次生林的特点
6.3 经营方针
6.4 经营管理措施
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森林抚育、抚育采伐、透光伐、疏伐、生长伐、抚育采伐强度、营养面积法、抚育
采伐重复期、自然修枝、人工修枝、林分改造的概念;森林抚育的内容;抚育采伐的任务;抚育采
伐的理论基础;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技术。
掌握:森林抚育的意义;林地土壤管理和水分管理;人工修枝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林分改造的
9
意义及对象;低价值人工林改造;次生林经营。
了解:人工修枝的意义;人工修枝的理论基础;透光伐和其它抚育技术。 第五章 森林主伐与更新
教学内容
对话 1:森林主伐的概念与类型
1.1 森林主伐的概念
1.2 森林主伐的类型
1.3 森林主伐的目的
1.4 森林收获作业法
对话 2:森林更新
2.1 森林更新的概念及类型
2.2 森林主伐与更新的关系
2.3 森林更新的方法
2.4 人工更新
2.5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2.6 天然更新
2.7 森林更新要求
对话 3:皆伐与更新
3.1 皆伐的概念及特点
3.2 皆伐迹地环境条件
3.3 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3.4 皆伐迹地人工更新(
3.5 皆伐作业技术要求
3.6 皆伐的选用条件
对话 4:渐伐与更新
4.1 渐伐的概念及特点
4.2 渐伐的种类
4.3 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
4.4 渐伐选用条件
对话 5:择伐与更新
5.1 择伐的概念及特点
5.2 择伐与更新
5.3 合理择伐的要求与任务
5.4 择伐的种类
5.5 择伐作业的技术要求
5.6 择伐林高度划分与采伐木选择原则
5.7 择伐的选用条件
考核要求
重点掌握:森林主伐、主伐方式、森林更新、皆伐、渐伐、择伐等概念;森林主伐的主要方式;
森林更新的主要方法;皆伐迹地的天然和人工更新;渐伐的更新过程及特点;择伐的更新过程及特
点。
掌握:皆伐迹地的环境条件;渐伐的种类和选用条件;择伐的种类和选用条件。
了解:森林收获作业法;皆伐的评价;渐伐的评价;择伐的评价。